{{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官方商城新會員首購限定!滿500輸入折扣碼【new100】現折100元
🕊️訂單滿$490立即享免運費
{{ childProduct.title_translations | translateModel }}
{{ getChildVariationShorthand(childProduct.child_variation) }}
{{ getSelectedItemDetail(selectedChildProduct, item).childProductName }} x {{ selectedChildProduct.quantity || 1 }}
{{ getSelectedItemDetail(selectedChildProduct, item).childVariationName }}
Until 2024-12-30T16:00:00.000+00:00 消費滿500即贈憤怒鳥一本(隨機) on order
Not enough stock.
Your item was not added to your cart.
Not enough stock.
Please adjust your quantity.
{{'products.quick_cart.out_of_number_hint'| translate}}
{{'product.preorder_limit.hint'| translate}}
Limit {{ product.max_order_quantity }} per order.
Only {{ quantityOfStock }} item(s) left.
本期專題報導由《下一場人類大瘟疫》作者大衛.逵曼 專文撰稿
病毒如何形塑現在的我們?
COVID -1 9 提醒了我們病毒的毀滅力量, 但若是沒有病毒,我們現在所知的生命根本不可能存在。
本期專題報導由《下一場人類大瘟疫》作者大衛.逵曼 專文撰稿
雖然病毒是令人恐懼的疾病媒介,但病毒也會帶來奇蹟,從最初就形塑了演化。我們的DNA中約有8%是來自久遠以前感染了人類祖先、並將病毒基因插入祖先基因體的病毒。
這些基因中,有某些如今在胚胎發育的早期階段,以及如圖中這個1 3 週胎兒周圍的胎盤,都扮演關鍵角色。
我們魔杖一揮,病毒通通消失。小兒麻痺病毒不見了。恐怖致命的伊波拉病毒不見了。麻疹病毒、腮腺炎病毒,還有各種流感都不見了,大大減少了人類的苦難與死亡。HIV沒了,所以愛滋災難從未發生。再也沒有人受水痘、肝炎、帶狀疱疹甚至普通感冒所苦。2003年的SARS病毒,我們如今知道是現代大流行時代來臨的警訊,也沒了。當然,還有窮凶惡極的新冠肺炎元凶SARS-CoV-2病毒,引發的症狀多變到令人眼花撩亂,如此狡詐、如此危險、如此會傳染,也沒了。你覺得比較好嗎?
別。
這個假想情境不像你以為的黑白分明。事實是,我們活在充滿病毒的世界,病毒多樣到無法理解、量多到無法計算。光是海洋,就可能容納著比可見宇宙中的恆星還多的病毒粒子。哺乳動物可能攜帶了至少32萬種不同的病毒,在這龐大的數字後面,是龐大的效應:其中許多病毒為地球上的生物(包括人類在內)帶來的不是危害,而是適應上的好處。
沒有病毒,人類就無法存續。舉例來說,有兩段DNA本來源自病毒,現在則安頓在人類與其他靈長類的基因體中,若是沒有這兩段DNA,連懷孕都不可能。也有病毒DNA棲身在陸域動物的基因中,它們幫忙將記憶打包和儲存在微小的蛋白質泡泡裡。還有其他從病毒而來的基因對胚胎成長、免疫系統調節、抵抗癌症等有所貢獻,這些重要的影響現在才開始被人類所了解。原來,病毒在觸發重大的演化轉變方面,其實扮演了關鍵角色。若是消滅所有病毒,就像我們的思想實驗這樣,那麼我們地球有幸擁有的龐大生物多樣性,可能就會垮掉。
病毒就是一種寄生蟲,對,但有時候這種寄生狀態比較像是共生,是對訪客與宿主都有好處的相互倚賴關係。病毒就像火一樣,是一種不見得總是好、但也未必總是壞的東西。病毒是演化的黑暗天使,令人折服又讓人害怕。這就是病毒如此有趣的原因。
要懂得病毒的駁雜多樣,需要先從基礎開始,了解病毒是什麼、又不是什麼。要說明病毒不是什麼比較簡單,病毒不是活細胞。以龐大數量集結成你、我或一朵報春花的那種細胞,有著非常精細的構造,可以製造蛋白質、打包能量並執行其他特殊功能。一隻細菌也是一顆細胞,有類似的特質,但結構簡單很多。病毒則兩者都不是。
病毒的定義在過去大約120年間變了又變......(更多內容 詳見本期雜誌內容)
目錄
專題報導
病毒如何形塑我們的世界儘管冠狀病毒令人聞之色變,病毒帶來了許多好處卻也無庸置疑。
撰文/ 大衛. 逵曼
攝影/ 克雷格. 卡特勒
........................................P. 32
節目資訊
病毒防疫特輯
本特輯共分為三集,自2月20日起每週六晚上9點在國家地理頻道播出,第一集《病毒獵人》探討了追蹤新冠病毒的過程。
遷移中的女性
根據移民資料顯示,2019年,有1億3000萬名女性居住在非其出生地的國家。而單單在那一年就有數千萬名女性受到疾病、自然災害、暴力或貧窮所迫, 在自己的國家內遷移,或是遠走他鄉。本篇報導講述五位女性移民的故事,展現遷移經驗的不同面向。
撰文/ 奧羅拉. 阿爾曼德拉
攝影/ 日常攝影計畫
........................................P. 58
留住人間天堂
哥斯大黎加一處充滿生物多樣性的生態綠洲,受到了COVID-19的衝擊。
撰文/ 傑米. 許瑞福
攝影/ 查理. 漢米爾頓. 詹姆士
....................................... P. 88
北極之夢
在俄羅斯極北地區長大的作者回到了故鄉,追尋漫長極夜中的回憶與色彩。
撰文、攝影/ 伊芙吉妮亞. 阿布蓋娃
......................................P. 106
永不過季
三百多年來悉心保存的脆弱植物,如今在鏡頭下重獲新生。
攝影/ 尼克. 奈特
........................................P. 8
我們是否為漫遊而生?
在疫情大流行困住人類數個月之後,本文作者更加確定了一件事:在世界各地探索是人類的必要活動之一。
撰文/ 艾瑞克. 魏納
........................................P. 15
創新者
推動龜類保育
他看見源自非洲的龜類如今卻在非洲這塊土地上被忽視,面臨了滅絕危機,於是決心成為龜類保育的先驅。
撰文/ 安妮. 羅斯
........................................P. 19
解碼自然
火山閃電之謎
火山爆發會產生閃電,科學家正在尋找原因。
撰文/ 艾琳. 波曼- 瓦波里斯
製圖/ 傑森. 特里特
........................................P. 22
身歷其境
挑戰極地衝浪
敢不敢穿上防寒衣,在只有攝氏5度的冬天衝浪?
撰文/ 蘿拉. 阿克因馬德. 阿克斯特魯姆
攝影/ 安德烈. 法拉奇塔
........................................P. 26
更多內容
• 花磚訴說的故事
• 那不是真的眼睛,但……
• 更先進的太空馬桶
• 雨中振翅的科學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