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官方商城新會員首購限定!滿500輸入折扣碼【new100】現折100元(書展專區除外)

🕊️訂單滿$490立即享免運費(書展專區除外)

🌟官方商城新會員首購限定!滿500輸入折扣碼【new100】現折100元(書展專區除外)

🕊️訂單滿$490立即享免運費(書展專區除外)

🌟官方商城新會員首購限定!滿500輸入折扣碼【new100】現折100元(書展專區除外)

Your Shopping Cart is empty.
{{ (item.variation.media ? item.variation.media.alt_translations : item.product.cover_media.alt_translations) | translateModel }} {{ (item.variation.media
                    ? item.variation.media.alt_translations
                    : item.product.cover_media.alt_translations) | translateModel
                }}
{{ 'product.bundled_products.label' | translate }}
{{ 'product.bundle_group_products.label' | translate }}
{{ 'product.buyandget.label' | translate }}
{{ 'product.gift.label' | translate }}
{{ 'product.addon_products.label' | translate }}
{{item.product.title_translations|translateModel}}
{{ field.name_translations | translateModel }}
  • {{ childProduct.title_translations | translateModel }}

    {{ getChildVariationShorthand(childProduct.child_variation) }}

{{ 'product.set.open_variation' | translate }}
  • {{ getSelectedItemDetail(selectedChildProduct, item).childProductName }} x {{ selectedChildProduct.quantity || 1 }}

    {{ getSelectedItemDetail(selectedChildProduct, item).childVariationName }}

{{item.variation.name}}
{{item.quantity}}x NT$0 {{ item.unit_point }} Point
{{addonItem.product.cover_media.alt_translations | translateModel}}
{{ 'product.addon_products.label' | translate }}
{{addonItem.product.title_translations|translateModel}}
{{addonItem.quantity}}x {{ mainConfig.merchantData.base_currency.alternate_symbol + "0" }}
《國家地理》雜誌248期2022年7月號 : 【潛入珊瑚王國】

《國家地理》雜誌248期2022年7月號 : 【潛入珊瑚王國】

滿額免運 on order

NT$280
NT$238
{{shoplineProductReview.avg_score}} {{'product.product_review.stars' | translate}} | {{shoplineProductReview.total}} {{'product.product_review.reviews' | translate}}
{{amazonProductReview.avg_rating}} {{'product.product_review.stars' | translate}} | {{amazonProductReview.total_comment_count}} {{'product.product_review.reviews' | translate}}
Quantity Product set quantity
Add to Wishlist
The maximum quantity per submit is 99999
This quantity is invalid, please enter a valid quantity.
Sold Out

Not enough stock.
Your item was not added to your cart.

Not enough stock.
Please adjust your quantity.

{{'products.quick_cart.out_of_number_hint'| translate}}

{{'product.preorder_limit.hint'| translate}}

Limit {{ product.max_order_quantity }} per order.

Only {{ quantityOfStock }} item(s) left.

Please message the shop owner for order details.
Add to Wishlist
Description
Additional details
Shipping & Payment
Customer Reviews

本期精彩目錄

●P008【國家公園50周年】

50年後,國家公園如何提升社會價值?國家公園需要地方守護、居民參與,實現保育、教育、研究、旅遊等價值。撰文/ 林俊全50年歲月建立的基石《國家公園法》頒布至今50年,守護著臺灣經典的生態與文化資源。

●P020【影像故事:愛上鯊魚】

一位攝影師致力於破除眾人對鯊魚這種海洋掠食者的迷思,讓更多人將對鯊魚的恐懼轉化為欣賞。

●P027【為何我們該放過寄生蟲】

對,寄生蟲或許令人覺得毛骨悚然、甚至噁心,而且在動物界地位低等。但地球需要牠們。

●P032【道德與永續旅遊倡導者】

潔西卡.納邦戈曾走遍世界各國,如今她將沿途學到的事分享出來。

●P033【蘭花之島】

馬達加斯加島上的蘭花種類豐富,而且頗能抵禦野火與乾旱。

●P036【封面故事: 壓力重重的海底輝煌】

菲律賓的珊瑚既美麗,又有豐富的多樣性。然而,在氣候變遷與當地長久以來的破壞性捕魚下,珊瑚礁生態系受到了嚴重的損害。以旅遊業或養殖業作為替代生計,或許能延緩珊瑚礁的消失。

●P060【從野外走入城市的動物】

從黑熊到郊狼,現在有許多聰明的野生動物選擇走入城市生活。

●P080【我們在這裡】

北美各地的原住民正重新奪回主權,掌控自己的土地,決定自己的未來。

●P116【復興羅馬大道】

義大利正在修復阿庇亞古道,希望打造出一條穿越歷史的朝聖之路。

總編輯的話

國家公園半世紀

二十多年前起,我的採訪工作讓我有機會造訪和報導許多國家的國家公園,包括美國、加拿大、澳洲、紐西蘭、南非、波札那等,我對這些景觀壯麗、自然資源豐富、管理人員專業的國家公園產生由衷的羨慕和敬佩。

我尤其印象深刻的是,在這些公園裡人與自然的關係似乎和諧融洽。有了國際知名國家公園的體驗,我也做了一些國內國家公園的報導,包括墾丁的珊瑚白化事件(比較了澳洲大堡礁的珊瑚礁管理)、玉山國家公園的林火事件(比較了黃石公園對林火的態度)等,當時臺灣最早的國家公園(墾丁)也才十來歲,不論是管理者或是遊客,都還在摸索國家公園的美好理念如何在這片土地上落實。

今年以來我有了較多機會造訪國家公園,突然有了耳目一新的體驗。兩、三個月前,我在玉山國家公園塔塔加遊客中心附近的停車場,準備晚上拍攝星空。由於到得早,我在車上休息。兩隻黃喉貂從草叢竄了出來,看見車子又鑽了回去。不一會兒來了一群近30 隻的臺灣獼猴,牠們好整以暇地在停車場附近覓食、打鬧。這期間有幾位登山客經過,他們與猴群保持距離,只是拿出相機拍照。其中一隻猴子看見登山客掏口袋,突然大叫了一聲撲上來,幾人嚇了一跳,但僅僅是快步走開,獼猴也識趣地走開了。猴群離開後,我準備打開折疊桌放置拍照器材,突然來了一輛警車,警察客氣地跟我說有民眾舉報,晚點再拿出來吧。

當晚下半夜起雲又起風,拍攝並不順利,但是山林之間星空之下仍然讓人心曠神怡。我不禁想,這樣的國家公園與我曾經體驗過的許多國際知名家公園相比,確實已不遑多讓。遊客謹守分際,野生動物怡然自得,管理者適如其分。

《國家公園法》通過50 年了,我們的國家公園和訪客在這半世紀以來有了長足的成長。當然,國家公園仍面臨許多挑戰,包括保育與遊憩如何取得平衡、愈來愈多的個人與團體想用各種各樣的方式來利用國家公園、國家公園與地方社區或原住民間的衝突,以及國家公園除了保育和管制,能否給社會更積極的教育與價值,這些都需要我們進一步探索與辯證。

在本期雜誌中,我們特邀長年研究國家公園的學者林俊全和營建署國家公園組謝偉松及其團隊撰文,探討臺灣國家公園成長的歷程與對未來的期許。未來,我們將對國家公園的議題做更多深入的探討,希望讀者繼續支持《國家地理》雜誌中文版。

精彩內文介紹

【國家公園50周年】

50年後,國家公園如何提升社會價值?國家公園需要地方守護、在地居民的參與,成為保育、教育、研究的基地,也成為旅遊的目的地。

國家公園這個世界品牌,最早建立於1872年美國的黃石公園成立,隔了62年之後,日本才在1934年成立雲仙天草等國家公園。而在日本成立之後的48年,於1982年,墾丁國家公園成立。在全世界國家公園發展的脈動裡,臺灣實際上比美國遲了110年。從1982年成立的墾丁國家公園到2019年成立的壽山自然公園管理處,臺灣的國家公園系統日趨完整。

國家公園成為世界的潮流,主要意義在於世界各國將具有科學、文化意涵的美麗地景、生態、文化資產,妥善地保護與保存。透過國家的力量,讓這些具有保存價值的地方,能夠被保存下來,讓子孫永續利用。

臺灣《國家公園法》第一條、第六條說明國家公園為保護國家特有之自然風景、野生動植物及史蹟,並供國民之育樂與研究。因此具有特殊自然景觀地形地物、化石及自然演育的野生或孑遺動植物,足以代表國家自然遺產者,還有重要的史前遺跡、古蹟,需要國家長期保存者,都是國家公園指定的基本條件。在國家公園計畫下,具有不同特色的環境能獲得保護,相關管制措施也能審慎施行。

國家公園有許多珍貴的動植物資源,例如臺灣黑熊、櫻花鉤吻鮭、歐亞水獺、栗喉蜂虎、黑面琵鷺等,經過多年長期的研究與追蹤,陸續獲得了許多足以傲視於全世界的成果。

過去,國家公園被認為就是由國家力量保護國家公園的範圍。面積約占臺灣國土面積的8.65%。國家公園的同仁也努力依照《國家公園法》執行保護的任務,包括建設管理、取締非法占用、使用,也努力做有關的解說、教育工作。然而就保育的理想而言,看來是不足的,主要原因在於保育是一種理念……

【封面故事: 壓力重重的海底輝煌】

世界上有些最美麗的珊瑚礁受到菲律賓保護,但那裡還有其他珊瑚礁正因氣候變遷與破壞性捕魚而受到破壞。

菲律賓的其他地方,我曾目眩於小片珊瑚的絢麗光彩。這個位於印度太平洋海域的「珊瑚大三角」,是地球上最豐富的海洋生物多樣性寶庫。

這裡有超過500種珊瑚,占所有已知種數的四分之三。牠們建造的珊瑚礁面積幾乎與愛爾蘭差不多大。菲律賓位於珊瑚大三角的頂端,擁有將近1800種珊瑚礁魚類。然而,我正在探索的這片珊瑚墳場只剩下難民般的魚。我看到一條裂唇魚,不禁悲從中來。牠在珊瑚礁生態系中扮演的角色是清潔其他魚類,啃食清潔對象身上的寄生蟲。但是,這個清潔工在這裡沒魚可清理,獨自在荒蕪的孤寂中泅游。牠周圍的珊瑚就像颶風過後的樹木一樣倒臥。在殘骸之間。

菲律賓已經認識到它必須做出的選擇:抓住變革的時機,或是抓住危機的刀刃。但是,僅靠這些改變並不能保護珊瑚礁。海洋暖化無可避免。海洋酸化無可避免。極端天氣無可避免。面對無可改變的全球力量,地方性的努力能有什麼用?

是的,我們得繼續嘗試。這樣我們才能在備受威脅的世界中保持希望。……

【影像故事:愛上鯊魚】

故事背後:鯊魚會引發人們的強烈情緒,通常是警戒或驚慌。這位攝影師希望能把害怕轉為欣賞。

【為何我們該放過寄生蟲】

寄生蟲中某些是有害的、侵入性的、令人毛骨悚然的──但牠們平衡著生態系, 殺光牠們可能會導致地球的毀滅。

【從野外走入城市的動物】

由於棲地縮小,郊狼、熊、浣熊等野生動物正以各種聰明的方式適應城市生活。

【我們在這裡】

北美原住民族正重新奪回主權,掌控自己的土地、法律與生活方式。

【復興羅馬大道】

阿庇亞古道象徵羅馬帝國的強權。如今義大利正在修復這條古代幹道,希望打造出一條穿越歷史的朝聖之路。

There is no additional details for this product.

Delivery Options

  • 郵局宅配
  • Family Mart Pickup only (C2C)
  • Family Mart Pickup and pay in store (C2C)

Payment Options

  • Bank Transfer_SHOPLINE Payments
  • Apple Pay
  • Credit Card
  • Pay on Family Mart Store Pickup (C2C)
{{'product.product_review.no_review' | transl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