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官方商城新會員首購限定!滿500輸入折扣碼【new100】現折100元(書展專區除外)
🕊️訂單滿$490立即享免運費(書展專區除外)
{{ childProduct.title_translations | translateModel }}
{{ getChildVariationShorthand(childProduct.child_variation) }}
{{ getSelectedItemDetail(selectedChildProduct, item).childProductName }} x {{ selectedChildProduct.quantity || 1 }}
{{ getSelectedItemDetail(selectedChildProduct, item).childVariationName }}
滿額免運 on order
Not enough stock.
Your item was not added to your cart.
Not enough stock.
Please adjust your quantity.
{{'products.quick_cart.out_of_number_hint'| translate}}
{{'product.preorder_limit.hint'| translate}}
Limit {{ product.max_order_quantity }} per order.
Only {{ quantityOfStock }} item(s) left.
★P014【光彩亮麗的樹皮】我們對於橡膠、軟木等從樹皮中提取的材料相當熟悉,但往往忽略了樹皮本身。這些照片顯示了它的美麗之處。
★P024【有毒之美】箭毒蛙體型雖小卻相當致命,牠們有著精美的花紋和絢麗的色彩,能夠嚇阻潛在的掠食者。
★P026【探究石器時代的串珠】一條擁有9000年歷史的精美項鍊,讓我們更加深入地了解約旦一處遺址曾經的生活樣貌。
★P028【食物大戰】當鳥類飛向餵食器時,哪個物種能優先大快朵頤,取決於牠們的社會階級。
★P030【揭開馬雅面紗】金字塔、水道、梯田和公路,馬雅王國遍布複雜的建物。研究人員運用稱作「光達」的雷射科技,看見這些建物的複雜程度。
★P050【笑到最後的贏家】斑點鬣狗的名聲不佳,但作為非洲數量最多的大型食肉動物,牠們找到了成功的關鍵。關鍵是什麼? 是牠們的智慧、適應力,以及由雌性統治的社會。
★P074【與失智症共存】隨著失智症人口逐漸增加,照料他們的方式也愈來愈有創意。其中一項便是失智村,宗旨是將患者的尊嚴與快樂放在第一。
★P94【海洋微光區】在漆黑一片的海洋深處,奇異但重要的生物時而散發光彩,時而隱身在透明之中,並透過凸出的眼睛向外張望。
★P110【2024世界之最】探索今年前20名的最佳旅行體驗,包括了巴拿馬的死火山健行之旅,還有西班牙巴利亞利群島的考古之旅。
★P126【探究地球未來樣貌的冰凍之旅】在格陵蘭島,攀岩專家艾力克斯.霍諾德挑戰了一次史詩級的攀登考驗,並且為科學帶來了貢獻。
《國家地理》雜誌中文版總編輯 李永適
正視失智症
隨著社會高齡化,失智症患者人數也不斷增加。目前全球失智者約有5700萬人,到2050年預估將成長至1億5300萬人。而全球相關的醫療與照護支出將高達16.9兆美元,即532兆臺幣,約是臺灣全年GDP總值的22倍。
因此我們在本期雜誌裡,專文介紹了失智症這種愈來愈常見、也愈來愈成為全球社會負擔的現象。文中特別深入探討了歐美國家面對失智症的做法,特別是有許多國家出現「失智村」,提供失智症患者有自由、有尊嚴的照護環境,頗值得參考。
根據臺灣失智症協會進行的調查,臺灣在2011年65歲以上老人約有17.99%有輕微認知障礙,有7.54%有失智症,而80歲以上長者約有高達兩成失智。2022年底,臺灣失智人口總數據推算有近32萬人,占人口總數1.37%。
香港的情況也極為類似。根據香港政府2017年的資料,香港65歲以上長者患有腦退化症者占比為5-8%,80歲以上為20-30%;罹患認知障礙症的患者總人數約為10萬人。
因此無論臺港,面對失智症對社會帶來的挑戰都極為嚴峻,絕無法等閒視之。
我父親晚年罹患失智症,因此我對於失智症對患者與家人的影響有親身體驗。父親一生為學術與教育奉獻,育才無數,在學術領域中也頗受景仰,但到了晚年生活難以自理,有時深陷在負面情緒甚至幻覺中,景況令人不捨,然而家人真正能做的卻十分有限。整體來說,能協助病人與家屬面對失智症的社會資源也仍不足。相對本期報導提到對失智症患者提供有尊嚴的身心照顧的做法,距離還十分遙遠。
接觸過失智症的人可能才會理解失智的殘忍,而造成這種殘忍最大的因素是病人尊嚴的喪失。今天臺港社會對失智問題的討論還多數停留在數字上:投入的資源、成立的機構、補助的金額等。但除了最基本的醫療照顧之外,我們是否能為長者病患晚年提供真正有尊嚴的照顧,恐怕是衡量我們社會進步程度的一個重要指標。
內容簡介
光彩亮麗的樹皮
在大自然的世界中,隨處都是美景──即使樹皮也是。一位攝影師分享了對樹皮的全新觀點。
馥郁芳香的花朵,色彩繽紛的葉子,優雅曲折的樹枝,這些是樹木和灌木獲得我們欣賞的地方。樹皮?差得多了。儘管有許多日常物品是從樹皮衍生來的──包括橡膠、肉桂、軟木塞、藥物──但是樹皮經常被忽略。法國攝影師賽德里克.波雷決心要改變這一點。他對樹皮的熱情始於1999年,當時他在英國學習景觀設計時邂逅了一棵古老的橡樹。「它歷經滄桑的樹幹讓我看見了樹皮的世界。」他說。從那時起,他便前往世界各地旅行,用相機拍下他所能找到最非凡奪目的樹皮。波雷希望他的照片能啟發觀者,不再只把樹皮看作一種商品或樹的外層。這種保護屏障具有許多作用,例如保持水分、隔絕極端溫度,以及防止昆蟲入侵。樹皮對於樹木、樹木所在的生態系,乃至於人類的生存都至關重要。—ANNIE RO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