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止野生動物非法貿易
我們在本期雜誌報導了以鑑識科學偵查非法野生動物貿易的新方法。但全球野生動物非法貿易目前到底有多嚴重?根據聯合國毒品和犯罪問題辦公室(UNODC)2024 年《世界野生動植物犯罪報告》,2015 到2021 年間全球共查獲1300萬件走私物品,重量高達1 萬6000 公噸,並涉及4000 個物種與全球162 個國家。在受影響的動物中,走私的前三大類動物是犀牛、穿山甲及大象,此外還包括鰻魚、鱷魚、鸚鵡、烏龜及陸龜、蛇類、海馬等動物。報告也指出,在調查內的1652 種哺乳類、鳥類、兩棲爬行類,有40% 都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列為受威脅或近危物種。在臺灣,走私野生動物案件似有快速成長的趨勢,根據關務署臺北關統計,去年1 至9 月旅客走私活體動物案已達13 件,動物總數由去年同期的537 隻,大幅增加至2581 隻,年增率高達380%,增加的動物以寵物蟹為主,走私的保育類動物則以印度星龜最多。香港作為全球貿易自由港,向來也是全球非法野生動物貿易的重要轉口樞紐。2019 年,ADM Capital Foundation 發布報告《滅絕下的貿易》,詳細介紹了香港在國際非法野生動物貿易中持續扮演的角色。報告基於公開資料分析了2013 至2017 年間全球18 個國家與香港有關的107 起走私案件,發現一半以上的案件中,香港是最後一個寄售港口或中轉站。僅在2018 至2019 年期間,香港當局就查獲了破紀錄的649 公噸稀有和瀕危野生動物物種,涉及七千多隻活體動物。香港近來發現的重大案件則包括:2021 年9 月,一個單一案件就查獲價值高達2.1 億港元的野生動物商品,其中超過一半的價值來自魚翅。2025 年7 月,香港海關查獲了2.7 公斤的犀牛角,市值約100 萬港元。非法野生動物貿易仍舊猖獗,而且可能就在你我身邊發生。除了寄望新科技能更加有效查緝犯罪之外,最重要的還是需要消費者拒絕購買任何與野生動物相關的產品,並形成社會壓力。畢竟,停止買賣,才能停止對野生動物的傷害。
鑑識科學可以終結非法野生動物貿易嗎?
他們穿過泰國西部通艾納黎萱野生動物保護區的森林,抵達一處滿地都是謀殺證據的營地。一具浸透鮮血的赤麂屍體倒在地上,還有一隻黑鷳和一頭罕見的黑豹也是受害者,牠們一部分的屍塊在砧板上滲出體液,一部分在湯鍋中燉煮。巡守員當場逮捕四人,他們涉嫌盜獵保育類物種和違反槍枝法規,這些罪行最高可判處十年有期徒刑。不過,這次情況有點複雜。這支狩獵團隊的首領是普雷姆切.卡納蘇塔,他是營建業鉅子,也是泰國最有權勢的人之一。
卡納蘇塔聲稱自己無罪,顯然相信他重金禮聘的律師會讓他成功脫罪。然而,他沒有料到泰國的野生動物警察如此頑強又堅定。巡守員封鎖了犯罪現場,取走動物屍體,並扣押三把步槍、多發彈藥和鍋裡的野味,甚至連一堆人類排泄物也一併收走。
這些證物隨後都裝入密封袋,送到曼谷的一間犯罪實驗室,由泰國國家公園部門的野生動物鑑識實驗中心主任卡妮塔.烏伊塔翁領導的技術團隊,對野味和糞便進行DNA定序,而警察鑑識科學辦公室也對屍體進行彈道學檢驗。為了對抗亞洲和非洲急遽增加的盜獵與野生動物走私活動,保育人士和警方開始採用過去長久以來僅用於凶殺、性侵,以及其他有人類受害者的犯罪調查方法。DNA定序、指紋分析、偵測血液的紅外線成像、彈道學檢驗以及其他科學技術,已成功用於打擊非法野生動物貿易的罪犯,從辛巴威的穿山甲盜獵者到蘇格蘭的遊隼巢劫掠者都有。
野生動物法規的一項重大改變,提高了對鑑識科學的依賴。在過去,當場逮捕的盜獵者和走私犯通常會認罪,然後支付象徵性罰款了事。但在2010到2016年間,隨著盜獵案件數量飆升,各國開始大幅加重懲罰。DNA鑑定專家、愛丁堡大學保育科學主任羅伯.奧格登說:「他們把持有象牙的處罰,從罰款50美元加重到最多得坐十年牢。」財力雄厚的罪犯開始聘請老
練的律師在法庭上為自己辯護。「辯方會說『證明那是象牙啊』之類的話。」奧格登說,「檢方的案子最後因為缺乏科學證據而無法成立。」曼谷的實驗室分析的科學證據是讓卡納蘇塔被繩之以法的關鍵。辯方試圖質疑鑑識結果的可信度以及證物轉交過程的嚴謹性,但是實驗室主任烏伊塔翁讓法官信服,射殺那些動物的凶手就是卡納蘇塔的那夥人。2019年,法庭判這名營建業鉅子三年兩個月有期徒刑和200萬泰銖(5萬9700美元)罰金,世界自然基金會稱這個判決結果為「野生動物的勝利,也是法治的勝利」。
卡納蘇塔被定罪之際,正值野生動物和法治都備受挑戰的時期。象牙、犀牛角、穿山甲鱗片及其他如野味之類的野生動物產製品售價高昂;叛亂團體和國際犯罪集團的行動愈發縝密複雜;加上地方貪腐,在在都讓瀕危物種承受前所未有的壓力。南非的盜獵者在2006到2024年之間宰殺了1萬又334頭犀牛(黑犀牛和白犀牛都有),相當於全南非犀牛總數的三分之二。多數的犀牛角送往越南和中國,在當地雕刻成裝飾品,或是研磨成粉末出售(據說是作為藥材)。《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CITES)大會在2008年允許非洲四國對中國
的一次性象牙銷售,結果刺激了市場需求,還為非法象牙的洗白大開門戶。在那之後,非洲的大象族群數量從47萬2269頭減少到大約41萬5000頭。如今雖然數量回穩,這些厚皮動物仍未脫離危險。穿山甲、老虎、雪豹及其他許多物種也都面臨嚴重的生存危機。聯合國估計,全球非法野生動物貿易的金額一年高達230億美元。
(全文未完)
{{'product.product_review.no_review' | transl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