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錄
序:寬大的胸襟 4
第一章
狗的演化 8
第二章
狗的心智 38
第三章
人狗關係 64
圖片版權 96
序
寬大的胸襟
試想我們祖先開始馴養狗的時候,有多少現代人有的事物是他們沒有的?沒有家畜、沒有農業、沒有文字,金屬工具也還沒出現,據我們所知連定居都還沒開始。在那樣截然不同的生活中,人類就已經開始養狗了。打從那時起,人狗的世界就交織在一起。
人類在狗承襲自狼的性質上,如基本的身體構造、社會性傾向、智力以及敏銳的感官等,增添了生理和心智上的特質,創造出適合勞動和陪伴的動物。狗也真的成了我們非常出色的同伴。
近年來,科學已精采地闡明了狗的思維世界,包括演化使牠們產生群體動物的心智習性,擁有與人類相似的情緒發展,而愛的能力更可能是狗有別於其他動物的最主要特質。
這些發現將會改變我們對狗的了解和態度。現代的愛寵物文化,就是這種人狗演變了數千年之久的關係的最新發展。狗在我們心中和家中的地位愈來愈重要,文化體制也跟著開始重視狗。
最基本的是,儘管在法律慣例上狗仍是被人類擁有的,現在很多人都把狗當成毛小孩,本書也會基於這樣的精神,避免採取所有權的語言。在法理上狗或許是財產,但財產一詞無法公允地評價牠們的存在。
所以,與其稱飼主是狗主人,倒不如稱之為狗家人。我們屬於狗,就像狗屬於我們一樣。對狗了解得愈深,我們就愈能回報牠們的愛和信任。
第一章
狗的演化
左頁這兩隻可愛親人的小狗雖然外形差異這麼大,但牠們的祖先在數千年前都是體型跟成年人一樣大的狼。從狼到狗是一段不可思議的演化過程,和狗本身同樣奇妙,雖然演化初期階段目前還不為人知,比如石器時代的狼是否曾徘徊在人類定居處附近撿拾剩飯剩菜維生?還是會跟人類像夥伴一樣共同狩獵?但人類的育種繁殖,尤其是在過去數百年這方面的工作,創造了犬類多樣的外型,這是在其他物種上沒有過的。
雖然就生物學來看,狗不是一個獨立物種。正規來說,犬類依然被視為狼(Canis lupus)的亞種,這是源自恐龍滅絕不久後的一個狼祖先的支系。「家犬」(Canis lupus familiaris)還保留著許多狼的特性,像是偏好群居生活等,不過從數量遠大於寵物犬的遊蕩犬(free-ranging)的群聚習性,顯示原始天性已經有很大變化。
同樣改變甚多的還有外形。狗繼承了極其出色的敏銳嗅覺,可以說氣味對於狗生活經驗之重要,一如影像之於人類,同時狗還有靈敏的聽覺,而且其視力某方面也比人類好,但也有部份不如人類。但在觀察人類、了解人類的溝通意圖、判讀人類情緒方面,狗則是獨一無二。狗已經演化成人類最好的朋友了。
第二章
狗的心智
從狗那雙大又充滿靈性的眼睛可以看到牠內心深處。而科學界已經為我們揭露這方面許多引人入勝的細膩之處。比如,狗的那雙眼睛可能就是為了要勾動我們的心弦而演化出來的,這是牠們被馴養後得到的本事,不過,狗的心智和行為其他部份,則是在被人類馴養以前就已經帶有的祖先天性孓遺。
和其他群居動物一樣,狗也具有透過觀看其他個體學習的能力,並非靠嘗試錯誤學習。狗是情緒豐富且能共感的物種,會毫無保留地表現興趣,也會安慰難過的個體。從這方面來看,狗和牠的狼祖先有幾個關鍵的不同。狼的親密情感表達多半只保留給同一狼群中的成員,但狗卻是出奇地不分群我。
這種無遠弗屆的愛心幾乎可以說狗是最突出的特性。另一個特性則是愛玩,在狗公園中種種滑稽可愛的行為就是最好的展現:牠們會透過姿勢和吠叫、以及善良公平的本性來和其他狗進行細膩的溝通交流。
能夠更深入了解狗的心智、尤其是狗的早期經驗對成年性情的影響,才能更了解狗的需要。這問題在克服狗的攻擊性上尤其關鍵。狗會露出攻擊性的一面往往只是因為害怕。愈了解這些,我們就愈能成為牠們的好朋友。
第三章
人狗關係
在世上大部分地區,狗都是居家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存在,很難想像沒有狗的生活會是怎麼樣。但其實人和狗這樣的關係,卻是相當晚近才發生的。
在過去大部分的年代中,人類都不是把狗當成家庭寵物。歷史上偶爾狗會獲得寵愛,但那樣的關係本身卻也是一言難盡,比如宗教中的聖犬,顧名思義是要作為犧牲的。狗在過去實用的功能大於情感的功能;一直到進入20世紀之際,都還少有人把狗當成寵物。
但今天,狗已成為家庭成員。大家都把狗當小孩,讓狗享有最先進的醫療照護、甚至為牠們舉辦葬禮。這有時雖然顯得過度溺愛,但這正是狗在我們心目中地位的具體表現。
當然,我們不單單只對家中的狗會產生這種情感連結。我們和遊蕩犬共享城市,更和遊蕩犬的野生弟兄共享這顆星球。但這樣的關係有時也會遇到挑戰。而在此同時,我們和家犬的關係也持續在改變中。
雖然,跟過往一樣,很多狗還是和我們維持工作上的關係,為我們服務,有些狗從事的工作甚至是最近才出現的,像是提供治療的狗,另外,古代的工作犬則是在戰場上。法律也為了反映狗在人類生活中的新角色而跟著改變。城市和職場也在變化。讓我們一起期盼未來會是一個對狗更友善的地方。
(全文未完,精采內容請見本刊)